树木葱郁的滨海广场
水清河畅岸绿景美
初秋时节,滨海区白浪河东岸迎来成群结对的白鹭,宁静悠长的白浪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,白鹭对栖息环境要求非常高,需要水质清澈、食物丰富的优质环境,被世界环保组织称为“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”。如今,成群的白鹭选择在滨海区白浪河畔“安家落户”,说明滨海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河流水质明显提升。漫步在弥河廊道,满目青绿,从起初的废弃盐田和盐碱荒地,到如今百草丰茂,弥河生态绿廊正逐渐成为居民散步、赏景、休闲、娱乐的好去处。滨海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得到有效恢复,河流湿地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,防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随着越来越多绿色的“入驻”,白鹭、红嘴鸥、燕尾沙锥、凤头鸊鷉、海鸬鹚、池鹭等多种野生水鸟来此聚集休憩,搭窝筑巢。
白浪河畔满目皆绿
滨海区全力加快“十纵十横”生态长廊等工程建设,统筹开展白浪河、弥河、虞河等综合整治,着力推进沿海防潮堤除险加固和水利工程建设,在城区核心位置规划建设城市公园,以绿致胜、以水致胜、以建筑品质致胜,加快实现全区“大绿化”、构建区域“大水面”、打造全域“大公园”。
滨海区市民漫步在小区公园
生态海岸绿色屏障
筑牢生态屏障,推动绿色发展。滨海区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全力加快沿海防护堤生态修复、城际生态廊道等生态修复项目建设,依托城市总体规划,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城际生态廊道建设。
国家“南红北柳”生态工程滨海示范林
滨海区城际生态廊道(沿海防护林带)项目位于潍坊“三北防护林”中心地带,总长度16.4公里,总面积527公顷,整合防护林、水系、交通和综合服务设施,促进经济环境融合,打造水绿交融的综合防护林体系,实现了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沿海滩涂原土种植的重大突破,为全国沿海滩涂的生态建设和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开创了先例。
近年来,在盐碱地治理过程中,滨海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,以打造产业链为抓手,以共享共治运行机制为导向,走出了一条“盐碱地+”生态治理新路径,取得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“多赢”新局面,成为“盐碱荒滩”变“绿水青山”、“绿水青山”变“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实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