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古时代,人们风餐露宿,循水而居。那时园林的概念虽尚未诞生,但每个村寨或部落,基本都是依山傍水,咫尺林中。
中国园林的兴建则是从商殷时期开始。甲骨文是商代巨大的成就,而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园、囿、圃等字。《史记》中记载了银洲王“益广沙丘苑台,多取野兽蛮鸟置其中。……乐戏于沙丘”。在囿的娱乐活动中不只是狩猎,同时也是欣赏自然界动物活动的一种审美场所。
《诗经·大雅》中有“王在灵囿,鹿攸伏”,描绘的是周文王打造了一个“野生动物园”
也就是说,周朝,就有了最初的园林。
先秦时期
秦代和之前的时期,园林还仅限于皇家王室修建的园囿,主要供王室贵族游乐、狩猎之用。后来为了游玩的方便,就在园囿中修建了很多离宫。这就是园林最早出现时的状态。比如周文王时期的灵囿、春秋时期楚国的章华台、秦国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上林苑等等。
汉代园林
汉代时期,国力强盛,经济繁荣,国家统一,宫苑得以大力的修建。这时候不但有新建的建章宫、未央宫,还扩建了秦代时期的上林苑。另外,很多藩王富商也开始修建私家园林。比如,梁孝王刘武的梁园等等。
南北朝时期。
这个时期,国家处于动乱的时期。很多文人高士都寄情于山水,隐居于山林。因此这时候,民间园林、寺观园林,得到大力的发展。这一时期,人们由注重园林的面积,开始转向注重提升园林的文化内涵。
隋唐时期
国家统一,经济繁荣,文化也非常的发达。园林的发展速度,更是处于前所未有的进步时期。不但帝王修建规模宏大的苑囿,达官富豪也大量的修建私家园林。尤其是文人雅士所建的园林,更是雅致清新,充满诗意。比如王维的辋川别业,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等等。
宋代园林
宋代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。这时候宋代的山水文化也非常繁荣。能诗善画的文人,也将诗情画意用于经营园林之中。比如,苏舜卿的沧浪亭、文征明参与设计的拙政园,还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从中便可以看到宋代园林的端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