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观看前四集的内容,我才何为园林,以及这种既大又小的山石草木,与我们有着怎样的情感联系。
“问蓬莱何处,风月依然,万里江清”
蓬莱,是中国先秦神话传说中东海外的仙岛,传说找到蓬莱的人,就可以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,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想象,人们开始着手去寻找和创造自己心中最美的蓬莱。
“海客谈瀛洲,烟波微茫信难求”,李白在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中谈到心中的蓬莱即瀛洲,是虚幻而无法追求的地点。这样的追求变成了最初人们对于仙境痴迷的样子,“园林”的雏形就这样逐渐开始形成。
自秦始皇建造了长城,中国就是围墙内的一个大花园。两千多年以来,中国人从未停止造园。园林的起源来自“蓬莱”,再到文人的“桃花源”,梦想曲曲折折蜿蜒至今,中国人始终追求的是最佳人居环境,和园林里的生活方式。
在长城之内,是文明开始的地方,园林,也变成了一种精神文明的象征和容器。
江南苏州拙政园,是软糯温婉的悠悠岁月。听昆曲小调、赏荷花腊梅,如同沈复在《浮生六记》中与芸娘的点点滴滴,在园林中的一切记忆变成了人间的仙境。
北上长安是宽广无垠的上林苑,是野心勃勃和豪迈雄壮的帝王之气。李小超笔下的《上林长卷》,从村庄到宫苑,再回归为村庄。
这里面发生的就像花园里的牡丹和山野之花的一次对话,生生不息的土壤,总会有花朵长出来,所以,这次寻觅大汉园林遗迹之旅,只是一场跨越2000年之久的朝花夕拾。